混知乎的护肤爱好者大概都知道我,
我是慕容七,没准你用过的护肤品就有我负责开发的。
关于成分,有我就行。
护肤领域,被使用最久远、最广泛的成分之一,Vc经得起跨越时空的考验。今天,我就要从研发的角度,来为大家详细地818,VC为什么这么牛掰。
如果要用各种五花八门的护肤成分放在一起来个华山论剑,那么VC,即使不是最后拿到九阴真经的王重阳,也至少是东邪西毒、南帝北丐之一。纵然后辈英才辈出,也无法撼动第一届华山论剑、当世顶尖者的位置。
当然,我还有一个更有趣的想法,如果是护肤品牌来华山论剑的话,那VC大概就是那本九阴真经了。这本“绝学”自现世以来,广为人喜,从多年前到如今,地位始终无法被撼动。
提到Vc,惯性思维里会直接想到美白。传统的美白成分有哪些呢?直接看表:
大部分都是大家很熟悉的成分,但从美白机理的角度,我要特别强调下——
即便是在美白原料里,Vc也有独到不可替代的部分。
一说到「美白」,大家可能下意识地会联想到「没有黑色素」,这当然没错。
但同时,「美白」的通透感也很重要,肌肤要匀净、饱满,不干瘪。这就需要皮下胶原蛋白和玻尿酸含量充足,以保持肌肤较高的含水量。而作为护肤大Boss的Vc,就可以刺激胶原蛋白合成。
所以在美白领域,Vc同时兼顾三个作用:
你的传统记忆里,是不是只觉得「Vc=白」,以后需要更新下公式:「Vc=通透的美而白」
而我今天首先想要讲的,是传统里被大家忽略的这部分。
在医学领域,Vc被发现的故事就很打动人。19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宏大背景下,有大量的海员身患坏血病:
全身乏力、精神抑郁、多疑、虚弱、厌食、营养不良、面色苍白、轻度贫血、牙龈肿胀、出血,并可因牙龈及齿槽坏死而致牙齿松动、脱落,骨关节肌肉疼痛,皮肤瘀点、瘀斑,毛囊过度角化、周围出血等等…经受过诸多折磨后,患者在海上去世,非常折磨人。
Vc在蔬菜和水果里被发现以后,治疗了无数坏血病患者,功德无量。
但研究下坏血病的症状,就能发现好几条是跟护肤相关的。---当Vc治疗好坏血病的时候,顺带着解决了「面色苍白」「皮肤瘀点、瘀斑」「毛囊问题」「红血丝问题」等等。
我们来分析下原理。
一部分的色斑固然是由于外界刺激(比如紫外线等)和激素原因引起的,同时也有一部分的皮肤瘀点和瘀斑是因为毛细血管弹性出了问题。毛细血管的弹性出问题,还会附带引起一些皮下红血丝和黑眼圈。
Vc刺激胶原蛋白产生,在这个维度上,就能增加血管的弹性。于是就可以:
(当然要明白,并非由毛细血管弹性产生的那部分现象,自然无法得到解决。)
而胶原蛋白的产生,本身就对护肤有着积极作用:
两者结合,就是VC单单就刺激胶原蛋白合成,能对肌肤造成的积极影响。
如果说,VC增加胶原蛋白的功效可能更侧重于增加肌肤透光度、亮度;那么,VC对黑色素的抑制作用,就是直接的让肌肤变白,改变的是色度。
但大家要明白黑色素其实是健康的功臣,皮肤受到刺激,才会产生黑色素来保护皮肤。产生刺激的原因很多,最普遍被关注的,就是紫外线。
紫外线一来刺激黑色素产生,造成肌肤变黑;二来还会引起胶原蛋白变性失活,造成皮肤粗糙、毛孔粗大、皮肤松弛、色斑暗沉等等皮肤问题。
不论什么样的刺激,黑色素的产生,都有固定流程,简单讲的话大概就是:
「皮肤接受刺激-产生酪氨酸酶-(像汽车打着火一样)激活黑色素生产线-流水线上生产出黑色素-传导到皮肤细胞-变黑」
而Vc可以在两个关键步骤影响这条黑色素生产线:
黑色素部分被消灭,,自然起到美白效果!
除了美白,VC在护肤上的另一个重要价值,就是抗氧化。
首先厘清一个概念:护肤角度的抗氧化,不是「抵抗氧气」,而是「抵抗自由基」。
「自由基」对肌肤会有什么作用呢?只讲2个关键点:
而Vc作为一个强•抗氧化剂,能够中和掉「自由基」,实现延缓衰老的作用。只是有一个前提:Vc首先需要渗透进皮肤,最好渗透进细胞,才能与自由基相遇,才能有机会中和掉,达成延缓衰老的目标。
总结一下:
Vc能够美白,是它的三个特性:刺激胶原蛋白合成提高皮肤含水量;抵御自由基防止皮肤收到刺激而去合成黑色素;阻断黑色素合成的路径同时消灭掉黑色素。
Vc能够抗衰老,是因为它的两个特性:刺激胶原蛋白合成撑起颜值;抵御自由基延缓身体和皮肤衰老过程。
说了这么多Vc的好处,那么在哪里可以买到呢?该怎么选产品呢?
首先要明白:
1. 护肤品里极少使用Vc单体,大部分使用的是Vc的衍生物。为什么不直接添加Vc单体,而是选择它的衍生物?很简单,VC不稳定,随时分解&见光分解,而Vc的衍生物在空气里和阳光下相对更稳定。
2. Vc衍生物并没有Vc的那些作用,需要在皮肤里,被身体原有的酶作用,转化回Vc单体。
所以我们选择的时候就需要考虑以下几个维度:
Vc衍生物众多:
比较老的成分就不提了,只列几个目前市场比较主流的。
1
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(VC-IP、酯化Vc)
√ 溶解性:脂溶。所以大部分加到膏霜乳液和乳化型的精华中,不能加入透明化妆水中,使用成本较高。
√ 亲肤性:极佳。渗透进皮肤的效率是最高的。
√ 皮肤内转化效率:极高。渗透进皮肤后,形成直接见效的Vc效率非常高。
√ 刺激度:极低。几乎避免了使用Vc皮肤红热的现象。
√ 稳定性:极高。加在配方中,不易变黄,保留的有效Vc比例最高。
√价格:极贵。
2
抗坏血酸葡糖苷(AA2G)
√ 溶解性:水溶。可以添加进任何形态的护肤品中,但需要控制在很窄的pH范围。
√ 亲肤性:较低。因为是水性的成分,而皮肤天然功能就是疏水的,所以渗透进皮肤的效率较低。
√ 皮肤内转化效率:较低。皮肤内切断葡糖苷的酶较少,还原成Vc单体效率较低。
√ 刺激度:居中。
√ 稳定性:较低。稳定性差意味着一直在失效,是配方师选择的重要指标。
√ 价格:较贵。
3
3.3-o-乙基抗坏血酸(Vc乙基醚)
√ 溶解性:脂溶&水溶。所以添加在配方中的技术难度是最小的,配方设计非常方便。
√ 亲肤性:居中。
√ 皮肤内转化效率:居中。
√ 刺激度:较高。这是很多配方师不喜欢这款原料的原因之一,总是容易引发皮肤红热,售后压力较大。
√ 稳定性:居中。
√ 价格:较低。
几个维度的因素列出来,小仙女们该怎么选择,想必也很清晰了~
- 今日话题 -
关于Vc,你还有什么问题?
△ 作者:慕容家老七
△ 图文编辑:-
△ 原创心血,转载请务必联系本号。
△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号。